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評價要求
一、總則
(一)定義、目的及范圍
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是指將綠色低碳發展理念貫穿于企業產品設計、原材料采購、生產、運輸、儲存、銷售、使用和報廢處理等全過程,實現供應鏈全鏈條綠色化水平協同提升的主導企業,是帶動供應鏈上下游工廠實施綠色制造的關鍵。
推行綠色供應鏈管理的目的是發揮供應鏈上核心企業的主體作用,一方面做好自身的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工作,不斷擴大對社會的有效供給,另一方面引領帶動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持續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環境績效,實現綠色發展。
綠色供應鏈管理范圍:按照產品生命周期要求,對設計、采購、生產、物流、回收等業務流程進行管理,其中涉及供應商、制造企業、物流商、銷售商、最終用戶以及回收、拆解等企業的協作。
(二)基本要求
1.是依法設立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或者視同法人的獨立核算單位;
2.具有較強的行業影響力;
3.具有較完善的能源資源、環境管理體系,各項管理制度健全,符合國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規及標準規范要求,近三年無重大安全和環境污染事故;
4.擁有數量眾多的供應商,在供應商中有很強的影響力,與上下游供應商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
5.有完善的供應商管理體系,建立健全的供應商認證、選擇、審核、績效管理和退出機制;
6.有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銷售盈利能力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7.對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有明確的工作目標、思路、計劃和措施。
二、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關鍵環節
(一)確立可持續的綠色供應鏈管理戰略
企業應將綠色供應鏈管理理念納入發展戰略規劃,明確綠色供應鏈管理目標,設置管理部門,推進本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工作。要用整體系統的觀點將綠色供應鏈融入產品研發、設計、采購、制造、回收處理等業務流程,識別能源資源、環境風險和機遇,帶動上下游企業深度協作,發揮綠色供應鏈管理優勢,不斷降低環境風險、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擴大綠色產品市場份額。
(二)實施綠色供應商管理
企業要樹立綠色采購理念,不斷改進和完善采購標準、制度,將綠色采購貫穿原材料、產品和服務采購的全過程。要從物料環保、污染預防、節能減排等方面對供應商進行綠色伙伴認證、選擇和管理,推動供應商持續提高綠色發展水平,共同構建綠色供應鏈。要早期介入、主動參與供應商的研發制造過程,引導供應商減少各種原輔材料和包裝材料用量、用更環保的材料替代,避免或減少環境污染。定期對供應商進行培訓和技術支持,傳遞客戶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環境要求,幫助供應商將要求融入業務之中并逐級傳遞。
(三)強化綠色生產
企業要建立基于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綠色設計理念,整合環境數據資源,建立基礎過程和產品數據庫,構建評價模型,在研發設計階段開展全生命周期(LCA)評價。不斷提升綠色技術創新能力,采用先進適用的工藝技術與設備,減少或者避免生產過程中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積極參與國際相關技術規范標準的制定,促進業界綠色生產水平提升,引領行業變革。
(四)建設綠色回收體系
企業要建立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主動承擔產品廢棄后的回收和資源化利用責任。采用產品回收電子標簽、物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手段建立可核查、可溯源的綠色回收體系。生產企業可直接主導或與專業從事廢舊產品回收利用的企業或機構合作開展回收、處理與再利用,搭建拆解、回收信息發布平臺,實現廢舊產品在生產企業、消費者、回收企業、拆解企業間的有效流通。
(五)搭建綠色信息收集監測披露平臺
企業要建立能源消耗在線監測體系和減排監測數據庫,定期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披露企業節能減排目標完成情況、污染物排放、違規情況等信息。要建立綠色供應鏈信息平臺,收集綠色設計、綠色采購、綠色生產、綠色回收等過程的數據,建立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信息交流機制,實現生產企業、供應商、回收商以及政府部門、消費者之間的信息共享。要加強對供應鏈上下游重點供應商的管理評級,定期向社會披露重點供應商的環境信息,公布企業綠色采購的實施成效。
三、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評價方法
(一)評價方式
1.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評價由第三方機構組織實施。
2.第三方機構根據綠色供應鏈管理關鍵環節,按照評價標準對企業進行實地調查,查閱相關文件、報表、數據等,確保評價結果客觀準確。
(二)評價指標體系
綠色供應鏈管理評價指標體系包括綠色供應鏈管理戰略指標、綠色供應商管理指標、綠色生產指標、綠色回收指標、綠色信息平臺建設指標、綠色信息披露指標6個方面。具體如附表3.1所示。
附表3.1 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評價指標體系
一級指標 |
序號 |
二級指標 |
單位 |
最高分值 |
指標類型 |
綠色供應鏈管理 戰略X1 |
1 |
納入公司發展規劃X11 |
- |
8 |
定性 |
2 |
制定綠色供應鏈管理目標X12 |
- |
6 |
定性 |
|
3 |
設置專門管理機構X13 |
- |
6 |
定性 |
|
實施綠色供應商 管理X2 |
4 |
綠色采購標準制度完善X21 |
- |
4 |
定性 |
5 |
供應商認證體系完善X22 |
- |
3 |
定性 |
|
6 |
對供應商定期審核X23 |
- |
3 |
定性 |
|
7 |
供應商績效評估制度健全X24 |
- |
3 |
定性 |
|
8 |
定期對供應商進行培訓X25 |
- |
3 |
定性 |
|
9 |
低風險供應商占比X26 |
% |
4 |
定量 |
|
綠色生產X3 |
10 |
節能減排環保合規X31 |
|
10 |
定性 |
11 |
符合有害物質限制使用管理辦法X32 |
- |
10 |
定性 |
|
綠色回收X4 |
12 |
產品回收率X41 |
% |
5 |
定量 |
13 |
包裝回收率X42 |
% |
5 |
定量 |
|
14 |
回收體系完善(含自建、與第三方聯合回收)X43 |
- |
5 |
定性 |
|
15 |
指導下游企業回收拆解X44 |
-
|
5 |
定性 |
|
綠色信息平臺建設X5 |
16 |
綠色供應鏈管理信息平臺完善X51 |
- |
10 |
定性 |
綠色信息披露X6 |
17 |
披露企業節能減排減碳信息X61 |
- |
2.5 |
定性 |
18 |
披露高、中風險供應商審核率及低風險供應商占比X62 |
- |
2.5 |
定性 |
|
19 |
披露供應商節能減排信息X63 |
- |
2.5 |
定性 |
|
20 |
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含綠色采購信息)X64 |
- |
2.5 |
定性 |
(三)綠色供應鏈評價指數計算方法
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指數的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GSCI為綠色供應鏈管理指數。
(四)部分指標說明
1、納入公司發展規劃:有明確的綠色供應鏈管理中長期發展規劃、年度目標、指標、實施方案等文件。
2、供應商績效評估制度:建立供應商績效評估標準,對供應商進行分級評價和管理。
3、低風險供應商占比的基準值取80%。達到或超過80%得4分,其他分值的計算:比例值/80%*4。
4、節能減排環保合規:符合國家和地方有關環境法律和法規,近五年無重大安全、環保、質量事故;配備能源、水源監測設備及污染物監測設備(計量儀器符合GB 17167和GB 24789)。
5、產品回收率X41的基準值為90%,達到或超過90%得5分,其他分值的計算:比例值/90%*5。
6、包裝回收率X42的基準值為80%,達到或超過80%得5分,其他分值的計算:比例值/80%*5。
7、指導下游企業回收拆解:具備回收拆解信息管理系統,實現拆解信息的傳遞及產品的追溯。
8、綠色供應鏈管理信息平臺完善:對企業及其供應商產品材質、工藝流程、能源資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信息進行有效收集與管理。
9、披露企業節能減排減碳信息:具體包括有毒有害物質使用、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污染物排放、碳排放減少量、產品回收利用率等信息。
本文作者:深圳市思譽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轉載時必須以連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